top of page

荖濃

老農地圖.png

荖濃里位於南北狹長形狀六龜區的西北境,東半部隔著荖濃溪與寶來、新發兩里為界,北側為桃源鄉建山里,西側則直接仳鄰甲仙區,南邊主要以火燒牛山(標高824m)北麓與新發里相連,是個典型的山村聚落。

荖濃里也可以稱作荖濃部落,在這裡的居民幾乎都是平埔族--大武壠族(大武壠語:Taivoan)的族人們,而族人也稱荖濃里為荖濃部落。大武壠族或稱大滿族,現今主要分布在台南、高雄兩地區的丘陵和河谷地帶。

 等待身分的大武壠族

大武壠族是平埔原住民之一,是當前台灣人數第二多的未正名原住民族,僅次於馬卡道族。過去大武壠族雖被部分學者歸類為西拉雅族亞族,然近代國內外學者從語言、考古、祭祀及建築等文化特徵,判斷大武壠族與西拉雅族有顯著差異,但至今還沒被正名成功。台灣每每講到原住民的正名運動時,都會有政治人物為這些尚未正名成功的部落發聲,但其實族人需要的,只是還給他們一個身分。

 

在莫拉克風災時,荖濃部落有多處坍方。因為小林村死傷人數眾多、災情嚴重,媒體與民眾往往只關注小林村,而忘記沿著荖濃溪的許多村落,因為坍方而造成交通與生活的困難。因為風災的摧殘、以及本來就存在的城鄉差距,荖濃部落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,看見自己的大武壠族文化正在一點一點的消逝,為了永續保存大武壠族的原住民文化,荖濃平埔文化永續發展協會開始推動古調傳唱與保存。

大武壠族分布在高雄的許多地區,但荖濃是將古調保存、傳唱最完整的部落之一。古調是來自荖濃耆老的記憶,也因為古調是大武壠族的無形文化資產,保存與傳唱完全靠著耆老的記憶,因此荖濃平埔文化永續發展協會請耆老們到國小,教導他們屬於自己大武壠族的文化與歌謠。而古調在大武壠族的祭典裡,是重要的靈魂之一。


 

​大武壠族夜祭

大武壠族夜祭,又稱為太祖夜祭,為大武壠族每年最重要的歲時祭儀之一,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在荖濃的公廨舉行。一大早族人就會開始砍採竹子,準備「立向竹」,挑選完立向竹後,在竹子上掛上豬肉、鞭炮,接著點燃鞭炮就象徵著一整天的祭典即將開始。這一天,族人也為番太祖準備了豐富的祭品,包括大滿釀、香菸檳榔、以及八月豆米買、雞酒、豬肉等等。獻上祭品,感謝太祖這一年對部落族人的看顧,接下來的一年也希望太祖保佑。

祭品大集合

點一下照片就可以知道祭品是什麼囉!

​大武壠族-牽戲

夜祭儀式重頭戲就是「牽戲」,近年也吸引大批外地遊客和其他部落族人一同參與其中。部落耆老和年輕族人穿上傳統服飾,帶上花環,分飲大滿釀,吟唱只有夜祭才會唱的古調曲目,來獻給太祖。

雖然莫拉克風災重創六龜地區,但為了大武壠族的文化傳承,荖濃平埔文化發展協會積極向外發展推廣、向下紮根教育,甚至是為大武壠族正名努力,都是為了告訴世人,他們擁有獨特的平埔文化資產。

bottom of page